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金融 >分析研究 > 详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磊解读:绿色金融的内涵、实践与重要作用
  • 作者:《前线》杂志
  • 发布时间:2022-07-10 16:15:09
  • 312次

发展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助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首先要理解和把握绿色金融的内涵与实践。

绿色金融是指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金融活动,通过发放贷款、投资债券和股票、私募或保险投资等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金和资源投入绿色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安排。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气候风险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物理风险是指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气候变化,如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等,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造成的损失与温室气体排放是正相关的。转型风险是指人类社会向低碳转型过程中所引发的行为模式变化,尤其是对金融体系冲击的风险,具体又可以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等。为了充分应对这些风险,各国积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通过金融杠杆的作用,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规模和投资回报率来引导并提升绿色经济占比,最终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通过推广绿色信贷、加强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建设、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完善对节能低碳和生态环保项目的各类担保机制、建立绿色评价体系等,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作出更加具体的制度安排。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为我国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挑战,具有经济负外部性,绿色金融需要广泛开展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形成共同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实现全球主要国家的统一行动。2016年G20峰会中,我国将绿色金融列为重要议题,并发起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随后的历年G20峰会都延续了绿色金融议题,并不断提出开展环境压力测试、构建绿色金融统一标准等倡议。目前,我国与欧洲已成为推动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核心力量,绿色债券份额占全球的比重分别达到约40%和35%,我国与英国、欧盟等正在共同探讨制定绿色金融的全球准则。同时,我国也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化建设,通过推动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遵循环境管理准则,促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绿色金融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绿色金融是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

通过金融市场实现环境资源影子价格的发现机制,提高代际公平。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目标是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金融市场的一项重要功能是调节资源在时间维度上的优化配置,达到长期的效用最优,实现代际公平分配。资源环境的影子价格是反映资源环境稀缺程度、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指标,绿色金融市场的建立,有助于环境资源影子价格的发现,并促使当代的资源环境消费支付相应的影子成本。碳交易市场、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等市场和产品都有利于为相关的环境资源准确定价。

通过金融市场调节配置,提高全社会的“包容性财富”。世界银行将可持续发展、可继承的财富称作“包容性财富”,包括生产性资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等。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自然资源对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稀缺性特征,如果自然资源被长期过度利用,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绿色金融体系正是通过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来改善环境资源的配置,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更有效率的部门,提高全社会的“包容性财富”。

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各国政府对经济绿色发展普遍抱有积极态度并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制造等多个领域都出现了投资热潮。我国在绿色投资的实践中走在全球前列,可再生能源行业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其成本已大幅下降,部分地区的风电和太阳能电力成本低于传统火电。通过金融杠杆的作用,吸引更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有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传统产业的依赖,提高绿色经济的全球竞争力。金融对绿色经济的支持也有利于强化其维护价格稳定的职能,增强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作者简介:刘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执行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秘书长)

原标题:绿色金融撬动京津冀协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