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科技 >技术研究 > 详情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发布!北上广科创中心引领地位凸显
  • 作者:科技日报
  • 发布时间:2020-11-28 22:47:00
  • 411次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11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研究显示,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北京、上海、广东科创中心引领地位凸显,辐射带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中、西部地区的安徽、江西、河南、宁夏、贵州科技实力快速提升,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我国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有力支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记者了解到,《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个方面,选取12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对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

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报告》显示,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2.19分,比上年提高1.48分。根据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三类:

第一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2.19分)的地区,包括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和浙江6个地区。

第二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19分)但高于50分的地区,包括重庆、湖北、陕西、安徽、山东、四川、福建、辽宁、湖南、江西、河南、宁夏、吉林、河北、黑龙江、山西和甘肃17个地区。

第三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在50分以下的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海南、青海、新疆和西藏8个地区。

科创中心引领辐射作用凸显

“科创中心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报告》指出,北京、上海和广东作为我国创新水平最高的三大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具体体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北京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2位,天津排名第4位。“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初步形成,河北与京津共建科技园区、创新基地、技术市场、创新联盟等创新载体超过210家,2018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3.9亿元。输出技术成交额比上年增长210.4%,吸纳技术成交额比上年增长63.4%。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长三角龙头,上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之首,江苏和浙江分列第5位和第6位。长三角开展R&D活动的企业数占全国比重超过40%,R&D活动人员数、R&D经费内部支出等占全国比重均超过30%,技术国际收入占全国比重接近50%。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广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3位,比上年提升1位。广东在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领跑全国,R&D经费支出金额2705亿元,占全国总额的13.7%,位居全国首位。

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释放科技带支撑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长江经济带沿江11个省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带对经济带的支撑引领作用,创新集群表现突出,带动中上游地区创新发展。

长江中游地区,包括以武汉为高地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R&D经费支出、R&D人员占全国比重均为9%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为8%,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国6%。湖北在中部地区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最高,综合排名第8位。

长江上游地区,包括以重庆和成都为高地,辐射引领四川、贵州和云南一市三省。R&D经费支出、R&D人员占全国比重均为7.5%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为5%,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国6%。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地区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源头。作为西北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9位,科技创新环境指数排名第8位,R&D/GDP为2.18%,居全国第7位,科技活动产出排名全国第4位。

与此同时,宁夏、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努力改善创新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增加科技投入,切实扩大科技产出,并通过激励企业创新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区域竞争力。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刘冬梅副院长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发展的区域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多层次战略布局。在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我国区域创新发展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科研活动人员减少,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区域企业创新活跃度有待提升;部分资源型区域向创新发展转型还较缓慢……

刘冬梅建议,面向未来,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发挥区域创新在加速构建国际国内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区域间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目标提供更有力支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