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绿态 > 详情
武义“菌光互补”走出绿色致富路
  • 作者:全国绿色产业与绿色金融创新平台
  • 发布时间:2020-09-10 21:00:18
  • 411次

“要致富,种香菇,半年成为万元户。”上世纪80年代流传在武义县农村的这句话让人记忆犹新。许多农家子弟求学的费用、兴土木的资金、农民投资创业的基础……都是从香菇这座“绿色银行”里得到保障。

在位于武义县壶山街道上端头村的食用菌农业大棚区,一种“科技+农业”新型致富模式正在这里萌生:通过在大棚顶部搭装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进行发电,打造食用菌光伏农业基地,较好地解决了发展新能源跟大量占用土地的矛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共赢。

“菌光互补”促共赢

“这是省内首个‘菌光互补’项目。将农业生产和光伏发电有机结合,基地年发电量可以达到2850万千瓦时。”9月7日下午,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朱义剑来到食用菌光伏农业基地,为配电房的电气设备及大棚顶部的光伏电站进行安全巡检。

据悉,基地的光伏电站是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与深圳大族能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的。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总装机容量5100千瓦,占地面积约100亩,为农光互补发电项目。该电站利用食用菌基地净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的大棚顶部搭装18889块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进行发电,经逆变、升压,以10千伏专线接入变电所的并网方式接入电网系统。朱义剑说,年发电量达285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500吨,减排二氧化碳10000多吨。

以光伏电站代替原先大棚顶端的遮阳网,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底部的食用菌生长生产营造了更好的环境。在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科负责人李国洪看来,食用菌种植产业的难度在于要维持大棚的湿度、温度,其主要成本除了菌种,便是日常制冷设备的耗电。在大棚顶端建起光伏电站,并网之后便可直接用于基地日常供电。

“目前,基地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来自武义各地的8名菌菇种植户成了首批入驻的租户。”据李国洪介绍,二期工程将在近期完工,目前已接受20多名菇农的报名申请。

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

武义县推广清洁能源,在大棚顶部建起光伏电站独具特色。同时,该县还聘请省农科院专家指导探索香菇四季栽培新技术,有效促进科技与农业的深度对接。

“加上从省里聘请的专家,食用菌光伏农业基地的专家团队已超过10人,负责平时育种指导以及各种技术把关。”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施礼说,“菌光互补”光伏电站不但每年向国家电网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香菇新技术栽培在专家团队的帮助下也有了新突破。如今,武义已创出亩产鲜菇100多吨、亩收入超100万元的双百科技项目,成为当地科技推广示范园。

施礼的另一个身份是武义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为了实现食用菌培育现代化,从1987年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到现在,他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食药用菌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推广工作。“我一直把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目标,菇农希望穿着皮鞋采菇、驾着汽车卖菇,我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现在已有一部分菇农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科技引领,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仍在继续。“我们通过科技特派员平台,深入基层、生产一线,更好地把省农科院的科技成果在武义县广大菇农中推广,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技术、更高的效益。”蔡为明是省科技特派员,十多年时间里为武义县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注入许多活力。

如今,该县还研发建立香菇周年化高效种植模式,一举突破香菇传统种植模式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产量质量不稳定的瓶颈制约。由于香菇生产环境要求高,即使加上塑料大棚,原先香菇一年通常只能收两季。这几年,武义联手省农科院攻关研发,建起了7天能收一茬、冬暖夏凉的温控大棚,菇农的年收益能够翻几番。

带动菇农走上致富路

食用菌光伏农业基地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了菇农走向富裕的桥梁。

近年来,武义县加大食用菌产业建设力度,推进食用菌生产设施的升级改造,推动了食用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了年产值20万元以上的专业大户52户、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家庭农场9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家。为帮助菇农增产增收,武义县转变思维方式,专门成立县食用菌产业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以及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由政府投资建大棚,出租给菇农种植。

傅杰、潜淑妃夫妇从事食用菌种植已有20年,是入驻食用菌光伏农业基地的首批租户。为什么选这里?傅杰的回答简单明了:基地高端,团队专业。

9月7日,在租用的大棚前,45岁的傅杰推开门招呼道:“欢迎来我大棚里纳凉。”进入大棚,一股凉风迎面而来,边上的温度计显示19℃。这个近500平方米的大棚里,一层层铁架一字排开,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一根根菌棒。长约40厘米的菌棒上,伞状的香菇长势喜人。“这香菇7天就能收一茬,感觉天天都在数钱。”傅杰乐滋滋地说。

他一口气租了6个温控大棚,香菇日产量达1000多公斤,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销往全省各地。“扣除租金、电费、菌棒等生产成本,去年的收入达到40多万元。”傅杰说。

如今,傅杰将父母和孩子接到身边,就在基地边上安了家。

开了多年饭店却一直想从事农业生产的陈森芳,也租了两个大棚。“投资不大,有专家团队全程跟踪,手把手地教,我边学边干。”陈森芳笑着说,“亲戚朋友都调侃我是穿着皮鞋、吹着空调,干农活赚大钱呢。”(来源:金华日报 吴军勇 应佳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