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 > 详情
央龙村:走在小康路上
  • 作者:今日中国
  • 发布时间:2021-07-29 20:48:42
  • 589次



最近一段时间,李贤楚周末只要有时间,都会从广西首府南宁驱车7小时回到位于西林县足别乡的央龙村。“在央龙工作3年,这儿就是我的家”是李贤楚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8年3月,李贤楚从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广西院到央龙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今年4月底刚刚结束任期。由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选派优秀干部作为精锐力量,深入脱贫任务最艰巨的地方任驻村第一书记,成为中国脱贫攻坚中一种有效的组织制度。据统计,在脱贫攻坚中,全国累计选派了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在反贫困斗争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脱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李贤楚正是其中的一员。


▲ 被茶园围绕的央龙村。(摄影:喻捷)

平均海拔在1600米的央龙村地处广西最西端,是苗族聚居村,因山高路远,出行不便,多年来一直被贫困困扰。中国能建从2013年开始对央龙村实施定点帮扶,到2020年底,央龙村贫困户全部退出,贫困户的人均收入从2000元增加到14700余元。

卸“任”不卸“责”

因为想着给村里建农产品配送中心的事儿,李贤楚一夜都没有睡好觉。周日一早,他就驾车从南宁赶往央龙村。

建农产品配送中心,是李贤楚离任前列入计划的帮扶项目,由中国能建出资,利用能建的“消费扶贫”项目打通销售渠道,反向引导农户发展种养特色产业。“产生利润直接让农户和村集体受益,同时还给增收有困难的农户提供就业岗位”。


▲李贤楚(右一)在村内和村民交流。(摄影:喻捷)

进村后,通过与新任驻村第一书记何刚交流,李贤楚心里踏实了不少,“何书记接手建配送中心的事情,一切都在按计划稳步推进”。李贤楚说,配送中心建成后,央龙村农产品的销路打开,形成订单农业,村民的增收就会变得可持续。

李贤楚还特意去探望村民李自城。病床上的李自城高兴地告诉他女儿中专毕业到广东去工作了、儿子马上升入中专二年级的消息,并感激地回忆起李贤楚初来到村里时,为姐弟筹集学费的事儿。“李大哥腰部受伤多年瘫痪在床,妻子在家照顾,只能做点简单的农活,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难。”李贤楚说当时到村里后,他立即着手联系定点援助单位,他们不仅为姐弟解决了学费的燃眉之急,还为这个家庭捐助了入股村民合作社的股金,一家人每年可以从合作社领取产业分红。李贤楚还根据政策,帮助他们申请到享受A类低保、公益性岗位补贴、残疾补助等政策性福利……这个贫困家庭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李书记回来啦!”村民们见到李贤楚都会热情地拉着手问候,李贤楚也很自然地跟他们唠家常。“我虽然是一个‘过期’的第一书记,但大家有些什么棘手、麻烦的事儿,还会主动给我打电话,发微信。”他说,村民对自己的这份信任让自己一直觉得责任在肩,总觉得自己应该再做点什么。

茶农的“绿色银行”

央龙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茶叶种植村,一垅垅茶树整齐地生长在九龙山的坡顶山间。央龙村现任第一书记何刚把茶园称为村里的“绿色银行”。“这里海拔较高,具有种植和生产优质茶叶的独特生态优势,发展茶产业吸引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带来了生机。”提到发展茶产业带来的新变化,何刚难掩兴奋。

村民陶艳和丈夫都是90后,在外打工多年。“父母种着两亩茶园、几亩包谷,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收入。”陶艳说,2012年,央龙村成立九龙山茶叶有限公司,父母也跟着扩大了种植规模,茶园面积从两亩慢慢扩大到8亩。“开始几年有茶叶公司引领种植,销路还勉强,可随着大家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产量上来了,销路却成了难题。”2014年前后,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茶叶种植,本来名气就不大的央龙茶因此受到波及,“茶种出来了却卖不出去”。九龙山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韦明青回想起当年的场景,仍旧唏嘘不已。


▲陶艳在自家的茶园里向客人介绍情况。(摄影:刘畅)

2018年,来挂职的李贤楚了解到茶叶滞销难题后,向中国能建及时反映了这一问题,得到集团的重视。很快,集团通过组织“消费扶贫”、电商直播带货、电商平台销售等形式,解决了当年和此后的茶叶销售难题。为增加村集体收入,中国能建还投入120多万元,从农户手中购买下100亩茶园,再将茶园承包给九龙山茶叶有限公司,每年村集体可从承包商那里获得12万元的收益。“这些收益一部分用于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部分用于没有劳动能力家庭的救济”。何刚介绍说。


▲央龙村已建好的茶旅一体化体验区一角。(摄影:喻捷)


▲央龙村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摄影:喻捷)

村里的茶产业蓬勃发展,让在外打工的陶艳和其他村民看到了商机。陶艳回村接管了父母手中的茶园,还开起了直播。“我们不光卖茶,还在直播间里卖央龙村的好风景和好空气。”

如今,更多的年轻人回到村里种茶、采茶、卖茶,发展茶经济, 2020年,九龙山茶园被评为西林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仅靠种茶采茶,每年茶农户均增收超过两万元,3200亩茶园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接力“乡村振兴”第一棒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脱贫不是终极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生活,成为新的乡村建设的目标。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仍然需要第一书记这样的优秀人才。何刚正是在此背景下,被中国能建选派接棒央龙村的第一书记。

“前几任第一书记让央龙村彻底脱贫,发展产业,提升经济。”何刚说,虽然自己刚来几个月,但也一刻不能放松,如何在前任基础上再接再厉振兴乡村,是他要思考和实践的大主题。

种植茶园已经给央龙村民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考虑到每年采茶只有两三季,何刚的突破口选在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利用村民的闲余时间,发展几项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经过半个多月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何刚了解到,央龙村有大面积的山场,村民有养殖牛羊的传统,并且很多农户有发展养殖业的意愿。这下,他“心里有了谱”。


▲黄牛养殖成为央龙村民增收的另一渠道。(摄影:喻捷)

在何刚的积极筹措下,50万元启动资金很快到位,村里从外地引进了适合央龙村养殖的牛羊良种,改造了原来的牛羊圈舍,改散养为圈养,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还可以适时育肥,发展特色种植。“原来黄牛一年一卖,引进新品种后可以一年两卖,缩短了养殖周期,村民见效快。”何刚说,目前村里黄牛养殖已经达到400多头,“这可是几百万的收入”。


▲两任第一书记李贤楚(后)与何刚实现了帮扶接力。(摄影:喻捷)

夕阳西下,李贤楚和何刚一起走在茶园的观光栈道上,他们在接力描绘同一幅美好的画卷,那就是央龙村不断振兴的未来。

- END -

记者:马力 刘畅 窦祎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