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动态 > 详情
从生态脱贫到振兴绿色乡村,5.5亿“种树人”如何成为动力源?
  • 作者:新华财经
  • 发布时间:2021-05-17 22:53:34
  • 556次

5月17日,2021年阿里巴巴乡村致富大会在甘肃兰州召开,蚂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在大会上公布了蚂蚁集团数字化助农目标。

2016年7月,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治沙队伍多了一名大学生,原来在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陈树君,放弃稳定的国企工作、优越的城市生活,选择回到家乡植树造林。

2021年5月17日,在阿里巴巴乡村致富大会上,在基层呆了4年多的陈树君,向媒体分享他的心得。

“要用好互联网+治沙,每天有亿万网友起早贪黑收能量,我们把这些树种下去,种活、种好。”将治沙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结合起来的这条路上,陈树君越走越笃定,每天都在感知新变化。自2018年以来,蚂蚁森林在八步沙已经种下了1000多万棵梭梭树,他的工作背后有5.5亿“种树人”一起参与。

全国有5.5亿“种树人”

2017年,阿里巴巴成立脱贫基金,受到全国网友对蚂蚁森林热情的启发,生态脱贫被列为方向之一。

到今天,全国已经有了5.5亿“种树人”。3年间,从最初的植树造林生态保护,到引入经济林、赋能农村产业的生态脱贫,如今更全力参与到乡村振兴中。

这三年,绿水青山的变化真真切切。在蚂蚁森林用户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荒漠化防治地区种下了总计2.2亿棵真树,保护了总计420平方公里的13个保护地。

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也在不断提升,大熊猫、金丝猴等十余个珍稀动物的栖息地环境正在改善。

今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发布的《蚂蚁森林2016-2020年造林项目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报告》显示,蚂蚁森林为社会创造的“生态财富”已超过一百亿元。

180万人绿色创收2.7亿元

有了绿水青山的家园,老百姓们能在家门口把日子过得更好吗?

经济林种植、发掘当地生态农产品、打造生态品牌——青山绿水孕育的好滋味逐渐被网友知晓,当地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被全国网友青睐的爆品包括沙棘汁、平武蜂蜜等等,仅其中的沙棘汁累计销售已超过50万箱,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4年多来,已经有180万人次受益于此,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收获了2.7亿元收入。

清水河县老牛坡的村民郭润虎和陈四梅是其中的一份子。

这对老夫妇,每天清晨四点起床,去采摘沙棘果,就是为了赶在霜冻解冻之前,采到较为完整的沙棘果。老两口一个多月的收获季节,可以收入3万多元,是全年种地收入的8倍。

未来已来:田间地头的“区块链+卫星遥感”技术

过去三年,科技带来的价值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未来,乘着数字化+乡村振兴的风,技术还会提供哪些惊喜?

猜想还有很多,在很多地方,其实未来已来。

比如,网商银行发布的“大山雀”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及AI技术,银行可以识别农作物面积、类型及长势,提供准确的额度和还款周期,有望解决农户贷款难的世界级难题。

现在,这套代号为“大山雀”的农村卫星遥感风控系统已经出现在安徽、江西、河南等地区的田间地头上,为助力春耕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2020年9月,中国区块链第一村落户安徽砀山良梨村,上线两个月内,助力当地超200个小商户,促进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20%。帮助消费者通过溯源码买到高品质的砀山梨。

蚂蚁数字化助农下一步

5月17日,2021年阿里巴巴乡村致富大会在甘肃兰州召开,蚂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在大会上公布了蚂蚁集团数字化助农目标。

“乡村振兴蚂蚁集团准备怎么做,我们两条途径,第一条路径叫生态助农,另外一点是科技助农。”井贤栋表示。

两条路径下,井贤栋现场分享了蚂蚁数字助农的6项目标,具体且明确:

在生态层面,未来10年蚂蚁集团将种植10亿棵树,为乡村构筑绿色基建,致力于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蚂蚁森林公益保护地模式也将加快覆盖更多地区,同时还将引入更多技术提高生态治理能力;围绕蚂蚁森林等相关项目,未来,蚂蚁集团将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每年60万人次就业机会,增收1.2亿元;蚂蚁集团将带动上亿用户参与生态助农,未来3年帮助100个县域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实现生态保护和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环。

在科技层面,蚂蚁集团将继续加大力度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未来1年,网商银行实现普惠金融服务1000个涉农县区,3年实现1800个涉农县区全覆盖;未来1年借助遥感技术为100万种粮大户提供金融服务;未来3年,蚂蚁链将助力300个县域地标产品溯源及提升品牌度和数字化能力。


编辑:罗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