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 > 详情
水峪村:百年山村四合院的文化魅力
  • 作者:中国美丽乡村网
  • 发布时间:2020-09-21 00:00:00
  • 312次

水峪村全景

水峪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距北京市区80公里。村域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共有人口448户,1048人。该村形成于明朝初期,已有数百年历史,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山村四合院民居建筑风格,至今还保存着100余套,600余间的原生态古民居;素有文化古村的美誉。古宅、古碾、古中幡为水峪村发展民俗旅游业创造了先决条件。2004年该村被确定为市级民俗旅游村,2008年,在寻找北京最美乡村评选活动中水峪村获得提名奖。 

杨家大院

自然环境

水峪村因水而得名,村内水源共有三处。南部为70年代所建的工农兵水库,坝高18米,蓄水10万立方米,可用于农业灌溉,现为休闲垂钓之所;西部为古辘轳井,年代无从考证,水质清澈甘甜;东部有东井,为全村群众所饮用,逢大旱年景亦充盈不绝。该村在村庄的规划布局上着眼于与周边自然景观的融合协调和对民风旧居的传承,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村原貌。古村落呈八卦形排列,依山而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为四进四出的杨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石砌而成。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加大了对环境治理和基础设的施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2200米的主路柏油路面硬化,支路水泥硬化8000米,粉刷墙面8000平米;修建休闲公园2处,配套健身器材40多套;路边绿化5000平米,另外,该村还结合土地复垦、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使全村林木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水峪村古明清建筑群

民俗文化

水峪村历史悠久,素有文化古村的美誉,时至今日还为人所用保留了舞幡会、大鼓会、腰鼓会传统文化,并留下了很多民俗文化古迹、古老民居及历史文物等。古人传承下来的中幡,一直沿袭至今,未曾失传。如今,水峪中幡已被北京市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参与2008年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弘扬我们民族璀璨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定时举行中幡表演,营造浓重的民俗旅游文化气氛。

古石碾

水峪村共搜集整理石碾128盘,并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认证为“石碾收藏世界之最”,其中最为古老的是道光年间的石碾。

近几年来,该村充分挖掘山村文化内涵,整合特色旅游要素,以古宅、古碾、古中幡为代表的山区民俗文化旅游业正在兴起。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妙趣横生,一条S型的青石砌成的古道贯穿全村,杨家大院,东西瓮门,娘娘庙,龙王庙,千年古槐,百盘石碾,纱帽山,仓桑古道,1500余亩生态观光园,景观美不胜收;更可贵的是墙上还保留着清朝时的岩画、照壁题字,以及大跃进援朝、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宣传画,步入其间,犹如走入历史长廊。纯朴好客的山里人,特色的农家饭,定会让您流连忘返。

水峪村古明清建筑群

特色产业

水峪京枣39生态观光采摘园

在产业建设方面,该村为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实施了西山自然生态观光园建设工程,修建完成了果园区内主路5000米,发展种植“京枣—39”、黄金梨、中华圣桃、薄皮核桃等各种果树近3000亩。在实现了村民全部就业的同时,也为该村发展民俗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边旅游景点 石花洞 银狐洞 白草畔 百花山

乘车及行车路线 天桥乘917路河北支线-河北终点站-换乘23路南窖小公共汽车即可到达或自驾车京石高速阎村出口-坨里-河北镇-108国道-南窖乡-水峪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