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新闻 >绿色产业 > 详情
共话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基建产业 哈工大(深圳)第六届创新经济论坛举行
  • 作者:前海金融城邮报
  • 发布时间:2020-12-09 00:32:32
  • 642次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乃至全人类社会经济的稳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影响。从网络课堂到 “云办公”到远程医疗,以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在危机处理和经济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撬动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如何有效地协调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开展符合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基建产业?如何应对新基建背后的高能耗,有效预防高污染,实现经济的绿色复兴?

12月6日,在2020绿色发展城市论坛暨第八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召开同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第六届创新经济论坛”在深圳启幕。论坛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线上齐聚,共同探讨如何战胜疫情,实现经济创新增长。本次活动由国家发改委、广东省发改委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哈工大(深圳)和凤凰网财经研究院联合承办、前海传媒支持。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世锦,中美绿色基金会董事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原司长徐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终身讲席教授、亚洲开发银行首位华人经济学家魏尚进,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良友,荷兰依拉姆斯大学教授、复旦大学特聘讲席教授马丁·德·容出席论坛并进行主旨发言,深圳市国际低碳发展研究院院长王东主持论坛。

新基建必须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世锦以绿色发展和新基建为主题进行主旨发言。他认为,在绿色发展方面,疫情发生以后对全球经济都有很大的冲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到2060年中国如期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应对单位GDP产出的碳排放强度,进行定期公布。

在新基建方面,刘世锦认为新基建本身应该是绿色的,新基建所服务的对象也应该是绿色的,所以新基建必须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刘世锦表示,新基建确实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应该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决策,最好由企业自己根据市场的发展、市场的需求来做出投资的决定。政府更重要的是提供信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人力资本。他强调,政府应关注垄断问题,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刘世锦表示,强调绿色发展,除了新基建相关的技术应该是绿色的之外,还有很多绿色技术也需要推广。

刘世锦建议在“十四五”期间推广利用绿色技术,推广之后不仅可以产生明显的社会效应,大部分也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应,促使积极推动绿色城镇化,同时体现真正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具有可持续性。

实现绿色低碳需要强有力的举措

中美绿色基金会董事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原司长徐林就中国经济的绿色低碳创新发表了主旨演讲。徐林认为中国政府提出的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强有力的举措才有可能实现。这些举措更多的体现在绿色低碳相关的创新领域,这包括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也包括激励机制的创新。

徐林提出六点建议:第一,要进一步加大节能的力度,特别是在节能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方面要做更大的努力。第二,要进一步加大率能的替代,特别是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燃料电池等一些先进的技术,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加大整个经济社会的电能替代。第三,要进一步强化低碳城市建设的倡导,特别是城市的设计、规划,包括建筑设计都要用低碳甚至是碳中和的理念来进行规划和设计。第四,要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碳汇的建设。第五,要进一步推广实行碳排放的额度控制和交易机制。第六,要推行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自由贸易制度,在构建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时候,值得把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产品、服务,包括投资的自由贸易和便利制度,作为一个命题提出来。

中国应在绿色低碳方面做更大贡献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以“全球气候倡议需要的三项行动以及中国可以引领的创新”为题做了主旨演讲。他认为,中国宣布将超越自己在巴黎协定的承诺,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怎么能让各国为提高减排而努力,能否有一个激励机制?魏尚进建议应该考虑三项工具,通过三项工具背后涵盖的企业参与创新。

魏尚进介绍,这三个工具首先是可以考虑碳排放专门的关税;其次,建议可以增加碳排放的一个前提要求:一个国家做碳排放、减排的努力,应认定为国际援助的条件之一;再次是加大再生能源、新能源建设。

魏尚进认为,这三个措施背后都可以让中国做很多贡献。例如,国际援助方面,中国可以和绿色发展模式挂钩,中国的“一带一路”为很多国家的基础建设,包括产电、能源的发展、交通运输都做了很大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跟我们讲到的鼓励绿色发展模式相关联,在技术援助中一方面要引入绿色的技术,同时帮助那些国家找到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实现绿色目标的做法。中国有积累这样的经验,也有这样的技术,可以在‘一带一路’的项目里面实现出来。”

未来长江三峡集团将在水资源产业大显身手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良友就三峡集团的清洁能源发展,向与会嘉宾做了分享。王良友介绍,三峡集团是从建设三峡工程起家的,也建设了乌东德、白鹤滩和向家坝、溪洛渡这样世界级大的水电。同时,现在围绕着清洁能源和清洁发展,又发展了新能源、风电光伏板块以及国际业务,还有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板块。

王良友介绍说,“三峡集团的战略定位,就是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承担基础保障功能;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担当引领作用;在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方面,也起到引领的作用。”

可持续的城市肯定存在着完整的交易

复旦大学特聘讲席教授马丁·德·容认为,在使用和发展智能可持续的城市标签过程背后,存在着完整的交易。他表示,低碳城市,目的在于减少碳排放。通过研究,在可持续发展城市序列中,低碳城市或生态城市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这些城市都是智慧城市,所以智慧城市基本上傲视群雄,这也是品牌建设的一种形式。

马丁·德·容认为,如果一座城市标签是创新城市或知识城市,亦或低碳城市,那就应该知行合一。单一的口号、建筑、基础设施和奥运会等活动,都有助于打造城市品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