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新闻 >碳中和 > 详情
“迈向30·60”高端访谈①|宋鑫:抢抓碳达峰、碳中和历史机遇
  • 作者:中国报道
  • 发布时间:2021-03-11 23:20:08
  • 341次

“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2020年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致辞时,向世界阐述了中国的生态发展观。

为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主题,通过讲好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故事,构建中国企业全球形象,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报道社将于近期发起“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主题活动,围绕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全球减贫等议题陆续展开。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庄严承诺为世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树立了榜样。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积极履行“碳”责任,是应有之义,也有助于树立负责任的良好形象。为此,我们策划推出“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主题活动之“迈向30·60”高端访谈,通过对发布“碳”计划的企业负责人的深入采访报道,展现中国企业对于“30·60”碳目标的战略思考、对策举措以及行动计划,讲好中国企业积极践行“碳”责任的精彩故事。

碳达峰、碳中和是今年全国两会最热话题之一。“十四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的难点、重点在哪里?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相关企业应该如何应对“30·60”目标的重大挑战与机遇?作为唯一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在全国两会前夕举行的中国节能媒体见面会上畅谈了他对“迈向30·60”的深入思考、对策建议以及中国节能将付诸实施的具体行动计划。

01

思考:万亿级市场在向所有行业企业招手

自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重大国际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并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讲话宣布了中国最新的2030年气候目标,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30·60’目标将倒逼全社会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掀起一场绿色革命。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此过程中将有更大用武之地,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宋鑫分析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实现新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关键时期,预计国家将提出有力度的、与新目标相衔接的碳强度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时,将制定实施“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积极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地方、部门和重点行业达峰。

“可以用‘朝阳产业、前景广阔,机会良多、竞争激烈’来形容对于未来行业发展格局的基本判断。”宋鑫进一步指出,在生态环保领域,综合环境服务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专业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环保产业多个细分领域将形成千亿、万亿级新市场空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机会逐步显现。

“在能源供给与能源节约进一步协同整合的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万亿级市场在向所有行业企业招手。” 宋鑫指出,传统清洁能源领域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而新兴清洁能源领域,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利用技术也将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氢能、储能等未来能源技术逐步成熟。传统节能服务领域将进入模式转型期,新兴节能服务领域正在加速向数字化、电气化和清洁化方向转型,综合能源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具体而言,综合能源服务是在传统综合供能(电、燃气、热、冷)基础上,整合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设施及电气化交通等能源设施,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以多能互补联供、分布式梯次利用和智能微网等多种形式展开应用的系统能源供应服务模式。

“综合能源服务涉及燃气、电力、热力等多个行业的业务,依靠能源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创新推动,有望取代传统单一主体的节能模式,成为节能减排工作新的发展方向。”宋鑫说。

02

建议:要注重打造碳达峰、碳中和示范样板

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该从哪些方面积极应对?宋鑫今年两会的五项提案之一正是围绕务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开展研究攻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宋鑫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的关键时期。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导向和政策行动,碳达峰和碳中和涉及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多个方面。从长远看,需要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推动行业和企业深度参与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中。

“总体来看,要实现这一愿景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并且,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宋鑫表示,当前广为人知的碳达峰实践多来自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受中外发展阶段差异以及国内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现有的区域性碳达峰样板和经验难以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很多地方对如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途径还不太了解,亟需更有指导意义的样板。

宋鑫建议,一是创建零碳示范,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借鉴国内外先进、适用经验,创建零碳示范样板,将政府系统性探索与企业自主创新有机结合,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行动起来,让零碳示范项目成为低碳未来的展览厅、绿色技术的大舞台、涉碳商业模式的试验田,让想要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有所作为的各个主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样板。

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碳达峰科学解决方案。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碳减排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要施行“揭榜挂帅”,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攻关,特别是要大力支持企业对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要针对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升级的需要,整合减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对相关企业开展综合性示范予以支持。

三是建立负碳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低碳转型。创建零碳产业/负碳产业集聚区,选取用能大户集中的产业园区,系统整合园区治理、项目示范、模式创新、资金支持等多个要素,把当地产业绿色发展、园区企业达峰行动和行业碳中和路径探索三个层面的目标相耦合,引领高载能能工业聚集区和产业升级的方向。

四是优化碳交易机制,激发碳交易市场活力。目前,碳交易市场缺乏统一的审批权限和准入标准,交易效率和市场活力相对较低。要尽快制定并明确准入“门槛”,完善交易规则,建立有效初始分配机制,健全碳市场监督执法管理体系,完善碳排放监测与报告技术规范,严格限制核查机构经营范围等,保证碳交易市场的有序发展,吸引更多企业积极参与,让碳交易机制更加有效地引导产业界参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五是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生产生活低碳转型。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理念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形成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幅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

03

行动:助力全社会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

作为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节能从成立之初,就承担着推动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历史使命,与国家的节能环保事业共同发展共同壮大。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展现的是企业责任与担当,对于节能环保央企来说,尤其如此。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实现,中国节能将从何处发力?

“强有力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将赋予中国节能引领碳中和的新使命,也是中国节能拓展节能降碳、行业及区域达峰、气候适应性城市、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等重点领域的市场机遇。”宋鑫表示,我国的庄严承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作为业务与之紧密相连的中央企业,我们肯定在接下来会有一系列举措,以积极展示中国决心、中国行动和中国水准。”宋鑫表示,中国节能将从三个方面着眼,助力实现全社会碳排放新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

首先,构建服务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产业和技术布局。持续提升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着力开展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高碳及高能耗行业能效服务,强化区域能源供热和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同时,还将着眼于碳达峰后的碳中和需求,联合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开展负碳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中国节能将以数字化为着力点,推动节能减排服务业务向技术驱动型的轻资产商业模式转型。加快发展面向新基建和新兴节能领域的能效服务业务;积极培育智慧节能业务,建设节能与能源大数据平台,整合先进节能技术、智慧能源技术、能源大数据技术及核心设备资源,形成节能减排领域的持续性科技优势。

其次,积极引领和带动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结合中国节能在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和清洁能源方面的技术积累,通过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建筑”,将加快完善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体系,推动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形成完整的零碳理念和企业的零碳发展模式,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样板示范。

最后,持续推动碳中和相关标准、规范和机制建设。中国节能将充分发挥北京绿色交易所的股东作用,积极参与国家碳交易市场建设。同时,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的首批成员单位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中国节能将推动重点行业和区域达峰路径制定和方法学研究,以及气候投融资制度体系设计,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