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新闻 >碳中和 > 详情
降碳→达峰→中和! 中国绿色制造转型按下“快进键”!
  • 作者:央视新闻
  • 发布时间:2021-05-03 23:03:54
  • 715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各地各部门各行业迅速行动,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绿色变革正在展开。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业企业是我国的能耗和碳排放大户,也是减污降碳的重点领域。在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化公司,国内石化行业首套近零排放的硫磺回收装置最近正式投入使用。它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氨法脱硫技术,整体能耗比传统工艺技术降低约40%。

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化安全总监 陆鹏宇:“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打造全园区的绿色减排,环境友好的企业,实现近零排放目标,助力国家低碳减排的目标早日实现。

不只是在石化行业,整个中国工业领域都在加速从“灰色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型。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1%,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已经按下了“快进键”。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解振华:习主席讲应对气侯变化,不是别人让我们做,是我们自己要做,我们自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在看“十四五”“十五五”乃至今后的每个五年规划,都会按照这么一个倒逼机制目标,来加速我们国家各个领域的加速转型,加速创新。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离不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最近几天,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内,工作人员正在抓紧检修地热管道,确保夏季来临时,办公区的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在这个办公区内,见不到中央空调巨大的室外机,更没有锅炉房和烟囱,取暖和制冷都是利用地下浅层的地热资源。由于地热资源具有恒温的特性,冬天可以为建筑补充热量,夏天则替代空调降温,建筑的整体能耗大幅降低。

北京市地热研究院副院长 谢栋辉: 我们这个地热系统和传统能源相比较,每年(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节省的燃气大约是1200万立方米,相当于标煤是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相当于在副中心多植了大约10万棵树木。

为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相关政策和行动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我国各个省份也在抓紧时间制定碳达峰方案,上海、江苏、广东、海南等地也相继提出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 孙桢: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条件下实现碳达峰,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再从碳达峰实现碳中和。这对中国很长时间内都是一场硬仗和大考,也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的必由之路。

面向未来,“十四五”规划提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个美丽的中国正在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总台央视记者 项飞 白央 盛云 王晨 刘洁 世松 凯俊 晓霖 王帅 江苏台 )

(编辑 张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