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科技项目-政策解读-专家咨询-园区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新闻 >绿色发展 > 详情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如何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为了绿水青山 为了美丽中国
  • 作者:中国质量报
  • 发布时间:2021-03-12 00:00:00
  • 603次

(中国质量报记者 李滨)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承载着许多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

绿色转型,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转型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让发展与环境保护看似矛盾的两面,有了和谐相处、相互促进的可能,从而让美丽中国的梦想在不久后成为生活中的现实,并能成为持久的存在。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绿色转型”这一课题,多位政协委员拿出了自己的提案。

让政府采购和流通渠道“绿”起来

有委员提出,我国政府绿色采购还存在诸如法律保障力度不够、缺乏政策实施的具体条件和可操作性等问题,建议完善政策制度,量化政府绿色采购实施的目标指标,开发系统工具方法,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技术体系,包括着手搭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绿色采购技术标准体系,形成涵盖术语、原则、方法、评价、过程、对象的标准体系要求,以及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和绿色转型发展的创新领域,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技术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及专项标准。

2021年初,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国家标准,对中国制造企业实现产业链全面绿色升级提供了技术规范。

针对同一课题,骆沙鸣委员提出,加快我国绿色供应链,构建和促进绿色消费正当其时。

他建议,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企业生产者对于产品资源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建立绿色管理模式,将“3R”(减少原料r educe、重新利用r euse、物品回收r ecycl e)理念融入清洁低碳循环生产;优化绿色消费环境和绿色消费结构,建立健全绿色消费认证机构,确立绿色消费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等等。

让水产生态养殖“活”起来

近年来,因为水产养殖尾水中总磷、氨氮等污物浓度高,养殖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等问题,导致水域污染的案例屡见不鲜。就如何推进水产生态养殖问题,潘碧灵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强化禁养、限养和养殖“三区”管理;在品种选育、饲料(饵料)替代、设施养殖、养殖废弃物(尾水)治理、水域生态化改造等方面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模式和装备,同时尽快组织制定完善水产绿色生态养殖、污染防治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用兽药减量行动,研究制定水产养殖尾水的抗生素类标准,建立科学监控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江河湖泊的要求是,水质达到服务人类生产、生活和景观的标准即可,就是说看上去不错。但这还不够。”徐旭东委员认为,要保障水体生态系统健康,具备自我净化和修复能力,具有生态上的平衡和互惠,可持续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才是江河湖泊生机所在。

徐旭东委员提供的数据显示,在长江流域共有鱼类431种,目前有103种处于易危、濒危以及极度濒危状态。由于洄游通路阻断、水文节律变化、酷渔滥捕、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原因,导致鱼类繁殖规模不到上世纪60年代的10%。

鉴于此,徐旭东委员建议,以长江禁渔为契机,保护水生态环境要在理念、措施上升级。要进一步宣传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的理念,不仅要维护水质,还要修复生物群落,满足生物繁衍和栖息的多种条件。加强科技支撑,发展水生态修复技术,满足水生动物栖息洄游条件、重建植物群落等,仅靠自然过程是不够的,要加强河流、湖沼和水生动植物的生态学研究,发展生态修复技术,扶植生态修复产业。

让新能源主角“唱”起来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赵雨森委员认为,从我国“十三五”时期碳排放强度大约下降19%的水平来看,10年时间促成碳达峰时间紧、任务重。他建议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持续提升生物质能源利用及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发电;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鲁修禄委员建议,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设立国家碳中和基金,吸引社会各界资金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积极抢占低碳发展技术高地,统筹谋划并推动实施“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积极抢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等低碳技术高地。

让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龙头”“舞”起来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5,人口约占全国的43.6%,2019年实现GDP约占全国的48.9%,能源消纳约占全国的57%,碳排放约占全国的56%。

张大方委员建议,以绿色清洁的大能源观支撑大产业发展,形成区域内各省市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分工合理、衔接有序的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深化改革能源保障结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探索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更加广泛的能源交易和碳排放统一市场,促进能源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绿色大产业大数据数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绿色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投资协会 银监会 商务部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